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忠带领综合办公室和政治部干警们主动做好统筹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他们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用默默奉献和执着坚守为一线战疫干警提供坚强有力后盾,他们虽不在一线,却是这场战疫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说:我们做好战疫后方的工作,一线的战友们才能更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服务到位,同志安心
“人退休了,老了,能遇到一班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关心爱护我们的领导,实属荣幸。”疫情期间,退休老干部杨桂兰家中下水道水管爆裂,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特殊时期,商店不营业,购买维修零件困难,找人上门维修更难,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在疫情防控时期大大增加了难度。王极斌得知后四处找人修理,他不记得打了多少个电话,说了多少好话,吃了多少闭门羹,但并不气馁,最后,带着单位的证明,经过一次次的询问登记、体温测量,做足防护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将修理师傅接到现场,解决了杨桂兰家中的大问题。为表谢意,杨桂兰写下了这封感谢信。除了帮退休老干部们解决家中水管爆裂、洗手间下水道堵塞等问题,王极斌还及时为他们提供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退休干部年龄较大且免疫力较低,受感染风险较大,给予的关心要更多”。
物资到位,弹药充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防疫作战,口罩、消毒液、酒精、手套、测温枪、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便是战士们的“盔甲和盾牌”,它们的采购便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疫情发生突然,且已到年关,物资极难采购。后勤组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他们立即行动、分工协作,王极斌和王美琴一方面迅速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发动所有朋友帮助和支援,多渠道购买物资,另一方面向政府申请调拨,第一时间为战疫干警配备测温抢、口罩、雨衣、手套、酒精等防护物资,让干警们在一线博弈时不是赤手空拳,也为区法院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先机”。
深冬寒风凛冽,值勤干警们在卡口一站就是一天,为了让一线干警能够有个歇脚的地方,喝上一口热水,后勤组迅速沟通协调,给各个卡点搭设一个临时的“家”,王美琴则立即采购取暖器、烧水壶、开水瓶、泡面、面包等,供应给一线。她细致周到地为一线干警们提供最贴心的物资保障,有位患糖尿病的干警替换到卡口值勤,不能吃甜食,她便特地采购无糖的饼干和面包作为通宵值勤的宵夜;隔离点的防疫工作危险系数大,又要24小时驻守,她提前采购好牙刷、牙膏、拖鞋等生活用品以及防疫物资,让隔离点防疫人员“拎包入住”即可。细数着卡点的各类物资保障,值勤干警们都纷纷称赞“太及时了,有单位真好!”
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节,食堂歇业,又因交通管制,很多值勤干警为了不耽误防控工作,每天中午就吃碗泡面凑合,后勤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迅速与食堂沟通,帮助解决人员出行、食材购买难题,大年初八,院机关食堂开火,一下子解决了干警们的吃饭大事。每天中午十一点,张虎便组织司机班的李龙、陈瀚、周祥、陈赛华、吴波、王仁海等同志为商超、双峰路口、社区等卡口值勤人员配送精心准备的餐食,有时食堂员工们忙不过来,他们就撸起袖子帮忙,热乎乎的饭菜不仅温暖大家的胃,也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除此之外,张虎还负责物资的发放和车辆的合理安排,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十分繁琐,他需要时刻准备着,哪个卡点缺了什么,他便第一时间找人送去,哪个点物资损坏,他便立即派人去维修,干警们上下班不方便,他就安排司机班的吴波和王仁海轮流开起了“法院通勤车”,小到灯泡的更换,大到帐篷的安装,他都需要及时回应,立刻解决。
防控到位,大家安全
在着力确保防控物资充足的同时,后勤保障组还不断加强院机关内部疫情防控,牢牢守护大本营。物业和保安的同志们,则每日对院机关大厅、立案大厅、走廊等人群密集地方以及楼梯扶手、电梯、门把手等高频触摸区域进行定时消毒,并对值勤卡口的帐篷进行彻底消杀,确保消毒杀菌全覆盖,以实际行动保障全体干警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年初一,接到任务的余娟立即到岗,在院机关大厅对进出干警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认真询问每一位干警是否去往武汉、是否接触过涉汉人员、是否有身体异常,并叮嘱每一位干警做好防护措施,“我们要先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更好地保护大家”。
在做好体温检测门岗工作的同时,余娟还负责防疫物资的及时入库盘点和准确统计,防疫物资采购频繁、品类多、数量大、变动快,盘点它们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余娟和办公室干警们常常要加班加点清点,疫情时期的物资极其珍贵,每个口罩、每双手套、每瓶消毒液、每件防护服、每件隔离衣,都有自身的价值,都能为一线干警多增加一份安全保障,余娟都仔细地盘点着。
信息到位,政令畅通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能够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就需要做好每一次文件的传阅,为全院的防疫工作指明方向。面对堆积的文件,办公室成了王华和程为平同志的战场,疫情期间的每一份文件都十分紧要,她们都要认真阅读,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区委和上级法院下发的各种文件、传真、信息并转办给对应领导,同时标注办理时间,常常凌晨十二点她们还在接收传达文件,“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新要求、新指示,得马上让领导们和同志们熟悉掌握。”
积极统筹,主动协调
“虽然不是在一线,但每天都很忙,具体做了什么,说不上来,就是从上班到下班没有一刻歇着。”从大年初一至今,政治部曹一平和余珍就一直坚守岗位,负责疫情防控的统筹协调工作,离境干警返岗、四证办理(出入小区证明、工作证、放行单、通行证)、人员调配、各项数据统计、信息上报等,每一项看似简单,但要做好不易,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区法院防疫任务重,疫情关键期时卡点最多达31个,如何把有限的调配人员,均匀分成几股防疫力量,放置在各个卡口,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曹一平和余珍先是给在家待命的干警挨个打电话,说明情况,消解顾虑,尽量争取多的人力,再为值勤干警提供便利,协调办公室安排车辆接送。将一切交通与工作上的困难解决,最后才将干警们安排至对应的卡点。
统筹协调工作不分昼夜,有次晚上十点接到紧急任务,临时需要调度50人参加长安社区的三次摸排,他们只好挨个电话通知紧急到岗。人手实在安排不过来他们就自己上,在龙潭路卡口一站就是12个小时。
宣传到位,鼓舞士气
以笔为戎,以纸为戈,政治部干警用一个个镜头,一行行文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一线防疫干警的感人事迹。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里,他们把战士们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夜以继日地守在执勤卡点的干警们总站得笔直、重病初愈的老干警们风雨无阻地默默坚守、奔相劳走的干警们有序派送物资不言辛苦、放弃陪伴家人时间来守护城市的干警们执着且坚定、看到战“疫”捷报的干警们喜极而泣······他们让我们认识了防疫前方冲锋陷阵的法院人,也让我们记住了法院人的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
区法院防疫指挥部的全体干警们就一直坚守岗位
六十五天的战疫
他们未曾休息,终日奔走
用无言的奉献保障了一线的防疫安全
他们是可靠可敬的战士
也是可亲可爱的后勤人